王采玉(1863-1922年),原名彩玉,浙江奉化市嵊县葛竹村人,蒋介石的母亲。蒋介石对母亲非常孝敬,他在撰写的《先妣王太夫人事略》中说:“中正幼多疾病,且常危贻,及痊愈则又嬉戏跳跃,凡水火刀枪之伤,遭害非一,以此倍增慈母之劳,乃六岁入学,顽劣益甚,而先妣训迪不倦,或夏楚频施,不稍姑息。”
1921年6月14日,蒋介石母亲在溪口去世,终年58岁。王采玉去世时,蒋介石父亲蒋肇聪已经去世20多年,结果王采玉留下遗嘱另选墓地下葬。经过一番选择,最终选择了溪口镇西两华里白岩山鱼鳞岙,蒋母墓地又统称蒋母墓道。
蒋母墓道长668米,依坡而上,沿途有石牌坊、下轿亭、墓庐、八角亭(孝子亭)、坟墓等建筑。蒋介石母亲墓地风水非常好,当年蒋介石命令风水先生乘坐飞机在溪口镇四周堪舆寻找合适墓地,最终选择了这处墓地。从空中看,座山像似一座弥勒佛,蒋母墓地正好位于弥勒佛的肚脐眼处,这是因为蒋母信佛。
蒋母墓道入口处时一座四柱三门石牌坊,其中中门上刻“蒋母墓道”四字,设3门,中门宽3.7米,左右边门各宽2.1米。牌坊坊柱上浮雕花卉、神仙、寿星等,两侧古松参天,风景宜人。
这座亭子跨路而筑,从外表来看很象古代书生的方巾帽。蒋介石每次回来祭母,到此必下轿步行,以表示孝心,此亭因此被称为“下轿亭”。蒋母墓地前后耗时三年时间修建,期间蒋介石多次莅临现场指导施工。
孝子亭又名八角亭,是蒋介石考虑到母亲在九泉之下行路维艰,特在漫漫墓道中间,筑八角亭相待,让母亲的亡魂得到休息,这座亭子也是蒋介石孝心的体现。
慈庵又称坟庄,这里是蒋氏后代子孙守孝居住之地。因为墓中只安葬着慈母,没有严父,故名“慈庵”。慈庵始建于1923年,这年是蒋母60冥寿,他命人修建这处五间平开的房屋。有一点是肯定的,蒋介石每次回到溪口都会在慈庵住上几天,以示不忘母恩。
蒋介石对母亲的感情很深,在他日记中多次写道对母亲的思念,比如1921年6月23日的日记写道,“吾母若在,则垂怜有人,往诉有所,必不如今日之孤苦零丁也。呜呼,吾母此时,岂可死乎”;再比如1921年11月28日中的日记写道,“下午,假寐醒时,感悼母氏,泪下盈腮,深自黯然。”
墓地是典型民国时期风格,以石块砌成,墓碑上方的扇形拦土石上刻有“壶范足式”四字,寓意深刻,有女中模范、楷模等意思。墓碑碑文是孙中山题写的“蒋母之墓”;两边别头柱上刻着蒋介石自撰、国民党元老张静江手书的一副对联,“祸及贤慈当日顽梗悔已晚;愧为逆子终身沉痛恨靡涯”,寓意蒋介石小时顽皮淘气,连累母亲的“悔恨之情”。
方圆池位于蒋母墓地东侧,是蒋介石专门修建,因为墓地四周缺水。方,为静止稳定之品,为厚德载物;圆,为积极好动之智,为自强不息;方圆池寓意智圆行方,蒋母教育后裔为人方正处世圆满也。
24小时咨询热线:0371-65050950